星期一 , 9月 25 2023

中草药

丛枝蓼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丛枝蓼 拼音Cónɡ Zhī Liǎo 别名水红辣蓼、辣蓼(《全展选编·传染病》)。 出处《全展选编·内科》 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。 原形态丛枝蓼, …

阅读更多»

丛毛榕

拼音Cónɡ Máo Rónɡ 别名铁牛入石、竹叶牛奶仔、母猪精、细叶牛奶树、石榕、奶汁草 来源桑科丛毛榕Ficus comata Hand.-Mazz.,以根入药。 生 …

阅读更多»

丛毛榕根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丛毛榕根 拼音Cónɡ Máo Rónɡ Gēn 别名铁牛入石、竹叶牛奶仔、小叶钻石风、奶汁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 出处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 来源为桑科植 …

阅读更多»

串珠耳叶苔

拼音Chuàn Zhū ěr Yè Tái 别名列胞耳叶苔、地蓬草、树青苔 来源药材基源:为耳叶苔科植物串珠耳叶苔的植物体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Frullania tamarisci(L.)Dum. …

阅读更多»

串铃

拼音Chuàn Línɡ 别名万年、小羊芋。 来源药材基源: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mpatiens pinfanens Hook.f. 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 …

阅读更多»

串铃草

拼音Chuàn Línɡ Cǎo 别名毛尖茶、野洋芋 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串铃草的根或全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lomis mongolica Turcz.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 …

阅读更多»

侧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侧子 拼音Cè Zǐ 别名即子(《本经》),荝子(《说文》),荝(《太平御览》)。 出处《雷公炮炙论》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子根之小者。 性味辛,热,有毒。 ①《吴普本草》: …

阅读更多»

侧柏叶

《中国药典》:侧柏叶 拼音Cè Bǎi Yè 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 别名扁柏、香柏、柏树、柏子树 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 …

阅读更多»

侧耳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侧耳 别名北风菌、蚝菌、杂蘑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 (Jacq. ex Fr.) Quel.,以子实体入药。 生境分部生阔叶树的 …

阅读更多»

催乳藤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催乳藤 别名奶汁藤 来源萝藦科催乳藤Heterostemma oblongifolium Cost.,以全株入药。 生境分部广东、广西。 功能主治催乳。主治乳汁不下。 摘录《全国中 …

阅读更多»